n137477

麻六记致歉声明姗姗来迟,发霉酸辣粉整改诚意几何

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

麻六记酸辣粉发霉事件发酵多日后,品牌方于7月28日发布致歉声明,但舆论对其责任归属、整改诚意及过往食安问题仍存广泛质疑。核心进展及争议如下:

一、事件核心事实

质量问题与召回范围

代工厂四川白家阿宽食品确认:2025年6月16日、18日两个批次的麻六记270克规格酸辣粉,因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不足,导致粉饼受细菌污染、发霉变质。

涉事产品已全渠道下架,启动召回。消费者可通过原购买渠道或阿宽客服(电话028-88431745、微信公众号“白家阿宽服务号”)办理退货,厂家承担费用并按国家标准补偿(如“退一赔十”)。

品牌方与渠道方行动

麻六记致歉声明:承认问题批次,启动召回程序,承诺加强供应链管理及质量监督。

开市客(Costco)全线下架:上海、深圳等六地门店及APP同步下架麻六记酸辣粉,称在例行巡检中发现“质量波动。

⚖二、舆论争议焦点

责任归属矛盾

法律层面:依据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》第21条,委托方(麻六记)需对代工厂生产行为监督并承担首责。但麻六记在代工厂道歉24小时后才回应,被批“隐身甩锅。

诚信质疑:张兰曾公开宣称“麻六记仅租流水线,秘方、工人均为自有”,否认纯代工模式,此次事件被指“自打脸。

整改措施可信度存疑

消费者投诉显示,发霉问题不限于声明中的两个批次。多名用户反映2025年1月、7月购买的产品同样存在霉变,客服曾敷衍“丢掉即可。

麻六记被曝要求维权消费者签署《和解协议》,以赔偿1000元为条件要求删帖,被质疑“压制舆论。

健康风险与维权困境

健康案例:宁波消费者接触霉变粉饼后喉咙持续不适;深圳消费者拆封多桶均见绿色霉斑。医学警示霉变食品或含黄曲霉素等致癌物。

退货门槛:开市客要求会员本人携商品到店办理,跨城消费者需额外承担时间与交通成本。

三、品牌隐患与行业反思

代工模式品控漏洞

麻六记作为网红品牌长期依赖代工,但代工厂白家阿宽2022年因“黑斑、异物”问题被成都市场监管部门约谈,近三年投诉量超165条。

麻六记向阿宽食品采购额增速从2023年的245.65%骤降至2024年的15.52%,被指因销量下滑忽视品控。

危机公关消极应对

过往食安问题(如酸辣粉吃出苍蝇)中,麻六记未整改却指控消费者“蓄意抹黑”,甚至发布刑事控告书。

此次致歉后,麻六记官方微博被曝大量删除质疑评论并拉黑用户,包括要求解释张兰“非代工”言论的网友。

四、消费者应对建议

立即停用涉事批次:检查产品批号是否为“202506166494AQ”或“20250618394AQ”(生产日期2025年6月16日或18日)。

维权保留证据:拍摄霉变照片/视频,凭购买凭证联系商家或阿宽客服,依法主张赔偿(最低1000元)。

健康监测:食用后出现不适者及时就医,留存医疗记录。

此次事件是网红品牌在流量扩张中忽视品控的典型教训。麻六记若仅以道歉搪塞,未建立全链条质量监管,恐难挽回消费者信任。食品安全无小事,品牌方的责任不容转嫁!